中韩学院
乐学 乐教 创业 创造
留学动态 当前位置:首页 >  留学动态  >  正文

星辰彼岸:泰科学子的韩国追光记(六)| 我的留学梦从这里起航

时间:2025-10-11 16:43:40 作者: 来源:  点击数:

在人生的十字路口,一次“失利”或是一个“选择”,或许会遮蔽眼前的星光,却无法熄灭心中的火种。对于许多怀抱学历提升梦想的学子而言,传统的路径并非唯一通途。在泰山科技学院,一条指向“星辰彼岸”——韩国优质高等学府的崭新路径,正被这群勇敢的追光者点亮。

15B6F

《星辰彼岸:泰科学子的韩国追光记》系列推文,将带您走进这样一群特别的追光者。他们中:

■有高考后站在专科起点,渴望避开国内升本“短板”、寻求更优路径实现“专升本”梦想的奋斗者;

■有专科在读,目标明确指向海外名校,追求更高学位与更广阔视野的探索者;

■亦有本科背景,希望衔接韩国顶尖大学深造,攀登学术或职业新高峰的进取者。

虽然起点各异,但他们殊途同归,都选择了一条独特的“破局之路”——以韩国本硕定向班为跳板,奋力拼搏,目标直指匹配自身潜能的韩国优质大学。

刘大为,男,2002年生,山东临沂人,中韩学院2023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(专升本)专业的学生。从专升本时锚定中韩学院的“直通硕士路径”,到在小班化课堂中攻克韩语难关;从韩国清州大学交换经历中积累文化适应力,到在老师护航下穿透申请韩国学校的“信息迷雾”——这是一场用坚持铺就、靠专业托举的成长逆袭。

在“直通硕士路径”上锚定方向

当我站在专升本的十字路口手里攥着几份招生简章时,心里却早已偏向了泰山科技学院中韩学院的本升硕项目。最吸引我的是它那句“为学生量身打造通往韩国名校的直通路径”。专科三年的学习让我清楚,想在电气电子工程领域走得更远,必须提升学历层次;而全球化的时代,国际视野更是不可或缺的竞争力。 第一次来学院咨询时,老师指着培养方案上的“中韩课程衔接”“韩语强化训练”“韩国高校合作资源”等关键词,耐心解释:“我们不仅教知识,更要帮你们搭好通往韩国的桥。”这句话让我想起专科时的遗憾——那时想留学却苦于没有系统指导,连韩语入门都找不到方向。中韩学院的出现,恰好填补了这个空白。 择校时也有过犹豫,朋友说“专升本没必要折腾”,家人担心我吃不消语言和学业的双重压力。但当我看到学院小班化教学的安排,了解到文理科分班能精准匹配专业需求,尤其是得知中韩学院所有老师都有韩国留学背景时,我所有顾虑都烟消云散了。“中韩学院的老师们恨不得把学生都往前推一把。”这句是在咨询项目时听到的话,后来成了我两年学习中最真切的感受。

在中韩学院精细化培养中筑牢语言根基

在中韩学院学习的两年,最珍贵的收获是老师们用心血铺就的成长阶梯。刚入学时我的韩语是零基础,发音总带着“山东口音”,李妍妍老师总会利用午休时间单独给我开“小灶”,拿着音标表一个个纠正,连口型都帮我调整。她常说:“语言是敲门砖,基础打不牢,后面的路寸步难行。”学院的教学模式让我受益匪浅。小班化课堂上,老师能记住每个学生的薄弱点——我听力差,李老师就每天给我布置精听作业,逐句分析连音变调的规律;写作没思路,她就带我们拆解范文结构,从逻辑框架到句式表达一点点打磨。

备考TOPIK的日子,是痛并充实的。最初我的目标很简单:考个“不错的成绩”证明自己。但专业课和韩语的双重压力,让时间永远显得不够用。那段时间,教学楼的自习室成了我的第二个家,常常学到保安来锁门才离开。听力里的连音变调像“魔咒”,写作时词不达意的憋屈感让我不止一次想摔笔。每次撑不下去时,李老师的话总会浮现在我脑海:“语言学习没有捷径,就是笨功夫加巧方法。”她带我们做“错题本分类法”,把听力错误按“连读”“生词”“逻辑”归类突破;写作课上,她逐字逐句修改我们的草稿,用红笔标出“这里可以更地道”。栗老师的面试辅导课更像一场及时雨,他模拟韩国教授的提问风格,帮我们打磨自我介绍,连眼神交流的细节都不放过。

当我拿到TOPIK4级证书那天,我激动地给李老师发消息,她回了句“这只是开始”。那时我还不知道,这个成绩会成为申请岭南大学的重要筹码。选择岭南大学,源于学院组织的韩国高校讲座——当看到它的电气电子工程学科在韩国排名前列,实验室里先进的自动化设备时,我立刻确定了目标:“我就要去这里深造。”

在韩国高校信息迷雾中找到航向

在申请韩国高校过程中最大挑战就是看不见的“信息迷雾”。韩国高校的招生偏好、教授的研究方向、文书的隐性要求,这些公开指南里找不到的细节,让我屡屡碰壁。前两所学校的拒信,让我开始怀疑自己:“是不是专升本背景没优势?” 这个疑问还是老师们帮我拨开了迷雾。李老师凭借多年教学和留学经验,帮我筛选出与我研究方向匹配的教授,逐字修改邮件草稿;栗老师则带我们分析岭南大学的面试真题,从“为什么选择我们学校”到“未来研究计划”,每个问题都准备三套方案。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修改学习计划书,前后改了八遍,李老师陪着我查教授的论文,把“国内实践经历”用韩国学术界认可的逻辑重新梳理,让每个字都精准戳中招生官的关注点。收到岭南大学录取通知的瞬间,所有的煎熬都烟消云散了。看着邮件里“귀하는 우리 학교에 합격하셨습니다”(您已被我校录取)的字样,过往那些熬夜刷题、反复修改文书的画面突然清晰起来。我第一时间给李老师和栗老师打电话,电话那头的认可,也让我信心倍增。

2A21D

站在即将赴韩的路口,回望在中韩学院的两年,最想说的是“感谢”。感谢学院搭建的桥梁,让普通专升本学生也能触摸到留学梦;感谢李老师牺牲休息时间的辅导,栗老师专业细致的面试指导,还有自习室里一起熬夜的同学——是这些温暖的力量,让我敢去追逐看似遥远的目标。我曾以为专升本是“退路”,却在中韩学院找到了“前路”。如今我即将踏上新的征程,从泰山科技学院中韩学院出发,我不仅拿到了一张录取通知书,更收获了走向世界的勇气和底气。这,就是我最珍贵的成长礼物。

官方微信
官方微博
官方抖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