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人生的十字路口,一次“失利”或是一个“选择”,或许会遮蔽眼前的星光,却无法熄灭心中的火种。对于许多怀抱学历提升梦想的学子而言,传统的路径并非唯一通途。在泰山科技学院,一条指向“星辰彼岸”——韩国优质高等学府的崭新路径,正被这群勇敢的追光者点亮。

《星辰彼岸:泰科学子的韩国追光记》系列推文,将带您走进这样一群特别的追光者。他们中:
■有高考后站在专科起点,渴望避开国内升本“短板”、寻求更优路径实现“专升本”梦想的奋斗者;
■有专科在读,目标明确指向海外名校,追求更高学位与更广阔视野的探索者;
■亦有本科背景,希望衔接韩国顶尖大学深造,攀登学术或职业新高峰的进取者。
虽然起点各异,但他们殊途同归,都选择了一条独特的“破局之路”——以韩国本硕定向班为跳板,奋力拼搏,目标直指匹配自身潜能的韩国优质大学。
李敬奥,男,2001年生,山东德州人,中韩学院2023级通信工程(专升本)专业的学生。从专升本择校的笃定选择,到韩语低谷时的咬牙坚持;从TOPIK5级证书的硬核收获,到韩国岭南大学留学Offer的梦想落地——从泰科中韩学院出发,在中韩学院浓厚学风与温暖陪伴中汲取力量,将再一次站在新的起点,叩开岭南大学的校门,用坚持与规划让可能性照进现实的旅程。
在“扎实”与“可能”里,找到我的答案
站在专升本的十字路口,我的内心深处总是萦绕着两个挥之不去的念头:一方面,我深知必须将专业知识学得扎实牢固,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;另一方面,我又怀揣着一种渴望,希望能为自己的未来预留一些“与众不同”的可能性,让人生之路更加丰富多彩。就在这时,我了解到泰山科技学院中韩学院的升学项目,仿佛为这两个看似矛盾的念头搭建了一座完美的桥梁,不仅能够让我继续在本专业领域深耕细作,还能系统地学习和接触韩语以及博大精深的韩国文化,实现专业知识与跨文化能力的双料俱佳。
初次了解到中韩学院,我的目光便被“教学资源”和“师资力量”这两个关键词深深吸引。随着进一步的深入了解,尤其是当我亲身踏入学院,实地感受这里的学习氛围时,我惊喜地发现,这里的老师们不仅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功底深厚、学识渊博,更重要的是,他们身上总是洋溢着一种“恨不得将学生往前狠狠推一把”的热忱与激情。那种对学生成长的无私关怀和对教育事业的深沉热爱,瞬间触动了我的心弦。就在那一刻,我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确定感:“就是这里了!”我明白,选择这所学院,不仅仅意味着选择了一所能够提供优质教育的学校,更是选择了一条能够让自己“拓宽视野、放眼世界”的精彩人生之路。

从“怀疑自己”到 TOPIK5 级,望到坚持与光
还记得有次课堂考试,我的写作和听力成绩低得刺眼,盯着卷子上的红叉,我第一次怀疑:“我是不是真的不适合学语言?”但是我没有躲避这一次的失意,第二天就扎进了常艳老师的办公室,她拿着我的卷子逐句分析,从写作逻辑到听力抓词技巧,甚至给我列了张“每日必做清单”。从那天起,每天听TOPIK真题听力、精读句子成了雷打不动的习惯——刚开始听长句像抓不住泥鳅,后来慢慢摸到了惯用句的规律,耳朵对单词越来越敏感。
一年后,听力竟成了我考试的 “强项”。备考 TOPIK的日子,痛却充实:课上紧跟进度,假期抱着单词本不放,偶尔因文化差异带来的新鲜感(比如韩语里那些和中文思路迥异的表达),成了坚持的甜。拿到TOPIK5级证书那天,我突然懂了:所谓“难”,不过是需要多一点耐心和方法。

从校园到留学路,支撑我的温暖与方向
在中韩学院的两年,最珍贵的不只是成绩,还有这里的学习氛围。课余时间,教室总坐满自习的同学,大家默默努力的样子,像无声的鼓励;老师们课上课下的耐心更不必说,常艳老师尤其让我感念——她不只是教授我们韩语课,更像位朋友,我情绪波动时去健身房宣泄完,总会找老师聊聊,她的开导总能帮我理清思路。

这份支撑,让我勇于迈向更广阔的天地。选择韩国留学,既是出于对韩国文化的热爱,也是基于对未来规划的深思熟虑。一方面,我深深喜爱韩国文化;另一方面,我高度认可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学术领先地位。经过审慎权衡,我最终选择了在工业技术领域拥有深厚研究底蕴,并能提供大型企业实习机会的岭南大学AI融合专业。在申请过程中,我的自我介绍和学习计划反复修改了七八遍,幸得老师们的悉心指导,梳理思路,使我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曲折。
如今回望,想对两年前的自己说:“别怕慢,不放弃就会到终点。” 也想告诉学弟学妹:打牢单词和听力基础,别硬扛困难,早点规划方向——这些扎实的脚印,终会带你走向更宽的世界。从泰科中韩学院出发,我摸到了未来“可能性”的形状。它藏在坚持里,藏在温暖里,更藏在从未熄灭的期待里。接下来的路,我会带着这份笃定继续走下去——毕竟,只要不停步,远方总会越来越近。
